健康咨询热线:0513-82212404
肺炎(肺炎喘嗽)
小儿肺炎中医又称“肺炎咳喘”,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为多见。本病四季均易发生,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啰音,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
(一)生活起居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开窗通风,室温控制在18~22℃,湿度50%~60%为宜。
2.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户外活动,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多晒太阳,衣着适宜,出汗后及时擦干,防止再次着凉。
3.感冒高发季节,勿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如游乐场、电影院等。家中有人感冒时,不要与孩子亲密接触。
(二)饮食调护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牛奶、鱼、豆类等。多食软的食物,如面条、粥、小馄饨等。摄入含丰富维生素C和维生素A的食物,如橘子、橙子、胡萝卜等。忌油炸、辛辣、甜腻、海鲜发物,如巧克力、汉堡包等。
2.婴幼儿哭吵、呛咳或呼吸困难时,应暂停喂食或哺乳。
3.鼓励多饮水,可以芦根煎水饮。
(三)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以频服、热饮为宜,可于两餐之间服用。
2.小儿做雾化时选择合适的体位,1岁以内,可取半卧位似喂奶姿势;大于1岁的孩子采取坐位;若孩子哭闹不配合时,可在入睡后进行;结束后应用温开水漱口,用温毛巾擦净口鼻周围的雾水,防止药物刺激皮肤引起不适。
3.口服退热药,先将混悬液摇匀,剂量要准确,同时注意水分的补充。
(四)情志调护
1.安抚和鼓励儿童,可通过播放舒缓的音乐平复其紧张不安的情绪。
2.通过陪伴儿童游戏、玩耍、讲故事等方式分散注意力,使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哭闹。
(五)康复指导
1.食疗方——鱼腥草芦根汤:取鱼腥草30g,芦根30g,红枣12g。以上3味,加水煮30分钟饮用。具有清热、宣肺、化痰之功效。
2.穴位按摩:取大椎穴,用中指指端按揉,或用拇指与食指对称用力捏挤大椎,每天3次,每次5分钟,按压力度以孩子可耐受为宜。
急性肠炎(泄泻)
小儿腹泻中医又称“泄泻”,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消化道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发病年龄以6个月~2岁多见,夏秋季发病率最高。
(一)生活起居
1.居室环境舒适、清洁,随季节变化加减衣物,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或过热。
2.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按时逐步添加换乳期食物。
3.注意饮食卫生,食物新鲜,食具定时消毒,饭前便后洗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加强体格锻炼,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5.选用吸水性强、柔软布质或纸质尿布,勤更换。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擦干,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严格执行消毒隔离,腹泻患儿用过的尿布、便盆应分类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二)饮食调护
1.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调整饮食喂养以满足生理需要,缩短病程,促进恢复。
2.母乳喂养者,可继续哺乳,减少哺乳次数,缩短每次哺乳时间,暂停辅食添加。
3.人工喂养者,可喂米汤、酸奶、脱脂奶粉等;待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粥、面条,少量多餐;随着病情稳定和好转,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4.呕吐严重者,可暂禁食4~6小时,但不禁水。待好转后由少到多、由稀到稠进食。
5.腹泻停止后,逐渐恢复营养丰富的饮食,并每日加餐1次,共2周。
(三)用药护理
1.按医嘱用药,选用针对病原菌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2.口服补液,应正确配置,少量多次饮用。
(四)情志调护
1.家长可通过播放舒缓的音乐来缓解其焦躁不安的情绪。
2.通过陪伴儿童游戏、玩耍、讲故事等方式分散注意力,避免哭闹。
(五)康复指导
食疗方——苹果泥:苹果1个切块,捣成果泥后食用。苹果含果酸,能吸附毒素的水分,并含有鞣酸,具有收敛作用。适宜于秋季腹泻伴有消化不良的患儿。
发热性惊厥(急惊风)
小儿惊厥中医属“急惊风”范畴,是儿科常见急症,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主要表现以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为主,好发于婴幼儿,多为儿童发热性疾病的并发症。反复发作可引起脑组织缺氧性损害。
(一)生活起居
1.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室温控制在18~22℃,冬季宜12℃左右,湿度50%~60%为宜。
2.鼓励进行适当的户外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衣着适宜,减少疾病的发生。
3.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在发热初期,应及时给予解热降温药物,必要时加服抗惊厥药物。
4.感冒高发季节,勿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如游乐场、电影院等;家中有人感冒时,勿与孩子亲密接触。
(二)饮食调护
1.饮食宜温软,如面条、粥、小馄饨等;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牛奶、鱼、豆类、鸡蛋等。摄入富含维生素A、C的水果,如胡萝卜、猕猴桃、橙子等。忌辛辣、油炸、海鲜发物,如薯条、薯片等。
2.鼓励患儿多饮水,勿以饮料代替水。
3.婴幼儿哭吵、呛咳或呼吸困难时,应暂停喂食或哺乳。
(三)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热频服,也可于两餐之间服用。颗粒剂用温水充分溶解后服用。
2.物理降温:用冷湿毛巾敷额头处,过高热时头、颈侧放置冰袋;也可温水沐浴协助散热。置柔软干毛巾以便于更换,以免影响患儿休息。
(四)情志调护
1.可播放舒缓的音乐、讲故事分散注意力,减少孩子的紧张情绪。
2.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性格特点及理解能力,通俗易懂地解释疾病相关知识,树立防病治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五)康复指导
食疗方——鸡蛋黄:鸡蛋黄性温,味甘,有滋阴、宁心安神的作用。鸡蛋黄加乳汁适量服用,可治疗高热或热病后期,阴津枯竭、筋脉失养而致手足抽动等内风症状。
急性扁桃体炎(乳蛾)
急性扁桃体炎中医上称“急乳蛾”,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咽部喉核(腭扁桃体)肿大或伴红肿疼痛甚至溃烂,咽痒不适为主症的肺系疾病。
- 生活起居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开窗通风,室温控制在18~22℃,湿度50%~60%为宜。
2.避免骤热骤冷、受凉劳累,避免过食炙煿之品。
3.注意口腔卫生,晨起睡前应刷牙,饭后用淡盐水或漱口液含漱,咽喉口腔粘膜应充分漱洗。
4.保持大便通畅。
- 饮食调护
1.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高热肿痛期间宜软烂或无渣、少渣流质、半流质饮食,避免过冷或过热及粗糙食物刺激,细嚼慢咽。
2.忌食辛辣、香燥、油炸、荤腥之品。
- 用药护理
1.中医汤剂宜少量多次温服。
2.喉部吹药后半小时内不宜进水、进食,少讲话。
3.口服退热药,先将混悬液摇匀,剂量要准确,同时注意水分的补充。
- 情志调护
1.安抚和鼓励儿童,可通过播放舒缓的音乐平复其紧张不安的情绪。
2.通过陪伴儿童游戏、玩耍、讲故事等方式分散注意力,使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哭闹。
- 康复指导
食疗方:芦根水:芦根煮水服用,可清热泻火,用于口干、咽痛。
哮喘(哮喘)
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
(一)生活起居
1.居室环境保持安静、整洁,避免有害气味及强光的刺激。
2.哮喘发作时,可采取半卧位或坐位,有利于肺部扩张。
3.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户外活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锻炼应该循序渐进,以免诱发哮喘。可选择游泳、慢跑或打羽毛球等,而短跑、踢足球、打篮球等冲刺或对抗性大的运动不适合哮喘儿童。衣着适宜,出汗后及时擦干防止着凉。
4.多晒太阳,外出时可佩戴口罩,避免接触花草、粉尘、宠物、海鲜发物等过敏源,诱发哮喘。
(二)饮食调护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以软食为宜,如南瓜粳米粥,有利于吸收;可适当补充含镁食物,如海带、芝麻、核桃等。
2.食物的选择应遵循“五不过”原则:进食不宜过咸、过甜、过腻、过饥、过饱;忌巧克力、动物脂肪、冷、热、辛、酸等食物;也不宜进食易过敏食物,如海鲜、牛奶、鱼虾等。
3.婴幼儿哭吵、呛咳或呼吸困难时,应暂停喂食或哺乳。
4.喘憋、多汗者,鼓励多饮水。
(三)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以频服、热饮为宜,也可于两餐之间服用。
2.小儿做雾化治疗时,需选择合适的体位,1岁以内可取半卧位似喂奶姿势;大于1岁的孩子采取坐位;若孩子哭闹不配合时,可在入睡后进行;结束后应用温开水漱口,年幼的孩子家长用温毛巾擦净口鼻周围的雾水,防止药物刺激皮肤引起不适。
3.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勿私自加减量,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4.含激素的气雾剂使用后应予以漱口。
(四)情志调护
1.哮喘发作时要安抚和鼓励儿童,可通过播放舒缓的音乐平复其紧张不安的情绪。
2.通过陪伴儿童游戏、玩耍、讲故事等方式分散注意力,避免哭闹。
(五)康复指导
1.食疗方——南瓜粳米粥:南瓜500g,粳米100g。南瓜去皮,切片,同粳米一起煮,先大火煮开后,转用小火煮成粥,即可食用。具有补中益气、消痰止咳之功效。
2.穴位按摩:取足三里,用拇指按压,每日3次,每次5分钟,按压力度以儿童可耐受为宜。有健脾益气、强壮体质、预防哮喘复发之功效。
3.冬病夏治:三伏天膏药贴敷,对预防哮喘反复发作有明显效果。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版权所有 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通 苏ICP备20018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