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513-82212404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属中医“子肿、子晕、子痫”范畴。脾虚、肾虚或气滞,导致水湿痰聚发为子肿;阴虚阳亢发为子晕;肝风内动、痰火上扰发为子痫。子肿、子晕、子痫三者在病机上有内在联系,病症可逐渐演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根据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辩证治疗。主要临床表现为妊娠肿晚期、临产时或新产后,出现肢体水肿,眩晕头痛,昏不知人,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全身强直、时醒时发,甚或昏迷不醒。
一、生活起居
1.生活起居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加强自我监护:自测胎动、正确留取24小时尿蛋白测定;12小时胎动小于10次;胎动较平时突然减少或明显增加,立即汇报医生。
3.每天记录出入量,每日晨起测体重,每周体重增长小于0.5kg。
4.改变体位应遵循“三部曲”:平躺30秒、坐起30秒,站位30秒,再行走,如感头晕,暂停下床活动并通知医生。
5.坚持运动并监测血压,按时遵医嘱服药,血压常在140/90mmHg以下。
6.控制产后体重:标准体重为:身高-105,上下浮动10%均算正常。
7.产后42天复查,根据需要内科就医。
二、饮食调护
1.控制入量减轻心脏负担非常重要,进食低盐、低脂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鸡蛋、鱼、虾等)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2. .控制饮食:少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多吃粗粮和蔬菜等,每日盐量在6克以下。
三、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用药后效果;
2.巡视病房,观察用药后反应,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四、情志调护
1.指导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恐惧焦虑心理。
2.告知孕产妇及家属疾病的特点、发展及转归,增加妈妈对疾病的认识,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五、康复指导
1.食疗方﹣﹣芹菜头黑木耳煲瘦肉:芹菜头300g,黑木耳20g,瘦肉400g,生姜3片:先将芹菜头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ml,武火煲沸改文火煲40分钟,下黑木耳和瘦肉,煲约30分钟,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食用。其有降压消肿凉血止血之功效。
2.艾灸法:取穴气海穴、关元穴、三阴交穴,每周1-2次,每次10-15分钟。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版权所有 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通 苏ICP备20018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