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咨询热线:0513-82212404
一、疾病定义
牙周炎是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慢性感染性炎症,由牙菌斑生物膜引发,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它是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发病机制
1. 牙菌斑堆积:细菌代谢产物(内毒素、酶)引发牙龈炎症。
2. 免疫反应失衡:过度的炎症反应(如IL-1β、TNF-α释放)破坏牙周组织。
3. 牙槽骨吸收: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质逐渐丧失,形成牙周袋。
4. 进展性破坏:未经治疗可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常见病因
1. 局部因素:
o 牙菌斑和牙石(尤其是龈下结石)。
o 牙齿排列不齐、修复体边缘不密合(易堆积菌斑)。
o 咬合创伤(如夜磨牙、紧咬牙)。
2. 全身因素:
o 糖尿病(增加感染风险,延缓愈合)。
o 吸烟(抑制免疫,加重骨吸收)。
o 遗传易感性(如某些基因多态性)。
o 激素变化(妊娠期、青春期易发牙龈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典型症状
早期(牙龈炎阶段)
• 牙龈红肿、刷牙出血。
• 口臭(挥发性硫化物产生)。
• 探诊出血(牙周袋≤3mm)。
进展期(牙周炎阶段)
• 牙龈萎缩、牙根暴露(冷热敏感)。
• 牙周袋加深(>4mm),溢脓。
• 牙齿松动移位(前牙扇形散开)。
• 咬合无力或疼痛。
• X线显示牙槽骨水平/垂直吸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诊断方法
1. 临床检查:
o 探诊深度(PD):测量牙周袋深度(正常≤3mm)。
o 附着丧失(CAL):龈缘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
o 出血指数(BOP):探诊后出血提示活动性炎症。
2. 影像学检查:
o 全口曲面断层片:评估骨吸收程度和范围。
o CBCT:复杂病例中观察骨缺损三维形态。
3. 微生物检测:
o 高风险患者可检测龈下菌斑中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聚集杆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治疗方案
1. 基础治疗
• 洁治/刮治:
o 超声洁治清除龈上牙石。
o 龈下刮治(手工或激光)去除龈下菌斑和结石(需局麻)。
• 咬合调整:磨改过高牙尖,减轻咬合创伤。
• 药物治疗:
o 局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置入牙周袋)。
o 全身:甲硝唑+阿莫西林(重度感染短期使用)。
2. 手术治疗
• 翻瓣术:清除深部感染组织,修整骨缺损。
• 引导组织再生术(GTR):使用屏障膜促进骨再生。
• 植骨术:填充骨粉修复吸收的牙槽骨。
3. 维护治疗
• 每3-6个月复查,监测牙周袋深度和菌斑控制。
• 吸烟者需戒烟(否则治疗效果显著下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并发症
• 牙齿脱落:牙槽骨严重吸收导致牙齿无法保留。
• 牙周脓肿:急性感染引起局部肿胀和剧痛。
• 全身影响:
o 心血管疾病(炎症因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o 糖尿病恶化(双向关系)。
o 早产/低体重儿(孕妇牙周炎风险增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预防措施
1. 日常护理:
o 巴氏刷牙法(45°角龈缘震颤)。
o 每日使用牙线/冲牙器清洁邻面。
o 含氯己定漱口水辅助控制菌斑(短期使用)。
2. 定期干预:
o 每6-12个月专业洁牙,清除牙石。
o 高风险人群(吸烟、糖尿病)缩短复查间隔。
3. 全身管理:
o 控制血糖(HbA1c<7%)。
o 补充维生素C、D(支持牙周健康)。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版权所有 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通 苏ICP备20018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