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咨询热线:0513-82212404
医院文化
童年的夏夜有晚风、星空、小伙伴和萤火虫,如今的夏夜,陪伴我的是空调、手机、wifi,还有电子职工书屋。
继原先的网络版电子职工书屋后,今年总工会又推出了手机APP,这无疑是给喜好阅读之人送了个大礼,随时随地,阅读就在指掌之间。我习惯每天打开书屋四处看看,图书、杂志、报刊。这天,被一篇文章的题目所吸引——“不抱怨的力”,痛快地读完文章,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文章说:“诚然这个世界绝非完美,也确实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改变,不满也正是人类不断改变自己从而进步的最根本动力。但是鲁迅先生当年怒其不争愤然弃医从文的不满,与如今许多单纯发泄的抱怨有着本质的区别。抱怨与不满,两者的起因一样,都是基于对现状的不满足,但是这两条同源的路走下去的方向却截然不同。不满让你拥有改变现状、改变自己的动力和勇气,抱怨却只能让你发泄之后依然迷失并将不满所带来的动力和勇气消磨在言语和情绪之中。”
对照我们周遭,网络上、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抱怨有很多,抱怨社会、抱怨交通、抱怨家人、抱怨工作、抱怨天气----,甚至有些人看见什么便抱怨什么,一身的负能量。就我们卫生行业来说,各种抱怨声也有很多,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医患关系,网络上频频出现各地的伤医事件,加上一些无良媒体为赚取眼球和利益而作的一些不实报道,歪曲医务人员的形象,进一步伤害本就脆弱的医患关系,于是,一种伤心、失望、愤怒、控诉的情绪在一些医务人员群体中蔓延。网络上总是可以看到各种抱怨,有时候言辞激烈,身边也会听到一些这样的言语,尤其是在年轻的医务人员中。
医患关系的现状有着众多的原因,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也是社会发展改革进程中的阵痛,但我相信最坏的终会过去。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作为医患关系中的一方,我觉得我们可以从自身寻找问题,着手改变。“如果事情无法改变,那就改变自己;如果无法说服他人,那就想法说服自己。”喋喋不休的抱怨没有任何意义,而且被无辜的患者听到,则是另一种伤害,激发新的矛盾。
上周,我院一个科主任和我聊天时的一番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有些年轻医生会抱怨现在的病人怎么个难缠,不信任医生,让人头疼。我不这么认为。我现在只要有时间就在病房跟病人和家属做交流,我发觉挺开心的,你跟他们交流多了,他们都会很配合你支持你的治疗,很少有胡搅蛮缠的,绝大多数病人其实都是淳朴善良的。我们医生也不要完成任务似地急着让他们签字,(一份病历上要签很多次字)他们会反感,而且觉得这是形式主义,是医生准备推卸责任用的。当我们医生真心诚意去给他们耐心讲解病情及相关的医学知识时,他们都是很乐意接受并且感谢的,愿意信任你,甚至还把你作为好医生介绍给亲戚朋友。”
是啊,医患双方本来就该是最亲密的战友,齐心协力共同迎战病魔,多一点沟通,少一点误会;多一份信任,少一点设防;多一点努力,少一点抱怨。不抱怨是将精力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比如,年轻的医务人员可以把抱怨的时间花在看文献、听讲座、学查房、练技能、多交流、涨本领上面,有了精湛的技术,配上良好的医德,换来的定是病人的称赞和信任,还有成功治愈疾病时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无效的抱怨不过是一种发泄方式,而且副作用极大,会令人将所有的问题归结于自己之外的目标,愈来愈丧失改变自己的意识和勇气,更重要的是,抱怨遮蔽人的思维和感知,让人对身边那些原本很美好的事物视而不见,并且把这种恶性的情绪传染给周围人,最终要么把周围环境变成一个乌云密布的低气压状态,要么成为别人眼中的“垃圾人”遭厌恶、被远离。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那么,就闭上爱抱怨的嘴巴;擦亮发现美的双眼;挺起慵懒散的腰板,去行动、去改变;用冷静、理智的头脑去思考、去明辨;用赤诚宽容的胸怀去接纳、去善待;把脱口而出的抱怨内化为积极行动的力量,终有一天会发现,你眼中的世界已经改变!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版权所有 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通 苏ICP备20018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