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513-82212404
特色医疗
2018年起,我院在传统优势品牌 “咳嗽病”三伏贴的基础上,又增加两个项目——
“骨关节病”三伏贴
“妇科病”三伏贴!
此篇,
献给所有美丽女人!
若女性素来体质虚寒,再加上经前、经期不注意保暖、贪食冷饮,可使胞宫受寒、寒凝血瘀。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先天不足,后天斫丧太过,如早婚、孕产、房事不节等耗损肾气影响冲任,久病不愈以至肾阳火衰。从而发生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痛经、盆腔炎、性欲下降、宫寒不孕、胎萎流产等妇女特有的疾病。
妇科疾病虽不像哮喘、冻疮等好发于冬天,但是上述妇科疾病与哮喘、冻疮一样往往与受寒或者体质虚寒有关,也属“冬病”。夏日来临,尤其三伏天是全年中气候最炎热的阶段,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是温煦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我们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进行“妇科三伏贴”,人体之阳气可充分得天阳之助,能最大限度地祛除体内沉疴,调整阴阳平衡,温经散寒,行气化瘀,使病情减轻、少发病甚至不发病。
妇科病三伏贴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行气
主治:痛经、慢性盆腔炎、月经失调、不孕症等属宫寒型。
疗程:每年治疗 3 次(即头中末三伏),
3 年为 1 疗程。
时间:7月9日——8月20日(正常门诊出诊时间)
地点:门诊三楼治未病科
联系人:黄亦曼
联系方式:15862816068
什么是宫寒
什么是宫寒
“宫寒”即 “胞宫寒冷”,是中医对妇女疾病证候的一种阐述。严格来讲 “宫寒”并不是一个中医专用词,因此很难在正式的中医学专著或者教材里找到。
“宫”和“寒”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宫”即是指“子宫”;
广义的“宫”包括女性内生殖器官中的子宫、输卵管、卵巢等。
狭义的“寒”即子宫受寒,感受寒邪;
广义的“寒”可理解为女性生殖系统等阴寒内盛、阳气不足、肾阳虚衰的寒。
宫寒的病因机制
1、体质因素
有些女性天生体质偏寒,一部分与遗传因素有关,父母体质偏寒,或出生时父母年龄较大,身体阳气衰减,子女出生后体质偏寒,脾肾阳虚,引起宫寒。
2、后天因素
①久居潮湿寒冷环境或夏日空调冷气中,寒邪从肌表而入,伤人阳气,导致宫寒。
②冷食太多。在传统中医养生中,女性体质属阴,不可以贪凉,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冷饮、冰茶、瓜果等寒凉之物也不可以贪食,这些食物进入体内会消耗阳气,寒邪内生,导致宫寒。
③经期、产后或多孕多产。过度劳累,失于调摄,肾阳亏虚,或外感寒邪,阳气久耗,胞宫失于温煦,导致宫寒。
④素体肝郁或遇事情怀不畅,久致气血瘀滞,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经脉不通,阳气不达,导致宫寒。
宫寒的临床表现
宫寒的临床表现
下腹冷痛,得热痛减,四肢不温,腰膝酸软,或腰痛如折,口淡无味,喜食辛燥,气短乏力,失眠多梦,夜尿增多,小便频或失禁,大便稀溏,性欲淡漠,面浮肢肿,或体型肥胖,行经腹痛,经暗有块。舌质暗淡或暗,苔白,脉沉细尺弱或沉涩为主要特点。
妇科病三伏贴适应症
1、痛经
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或腰骶部冷痛,得热则舒,严重者腹痛剧烈,大汗淋漓,甚至昏厥,畏寒便溏,经血量少或正常,色黯有块,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
2、慢性盆腔炎
腰酸、小腹坠痛、胀痛或隐痛,性交、劳累后加剧,暖一暖或休息后可缓解,可伴有低热、月经失调以及白带增多等,严重者可导致不孕的发生。本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舌质暗,苔白或白腻,脉细。
3、月经失调
月经后期、量少或闭经,经血色暗,或有块,伴有不同程度痛经,小腹胀痛,畏寒肢冷,小便清长或便溏,舌质淡黯,苔白,脉细。
4、不孕症
婚久不孕,月经迟发,或月经后推,或停闭不行,经色淡暗,性欲冷淡,下腹冷,带下量多,清稀如水。或子宫发育不良,头晕耳鸣,腰酸膝软,夜尿多,眼眶黯,面部黯斑,或环唇黯,舌质淡黯,苔白,脉沉细弱。
妇科病三伏贴禁忌症
①发烧、咳血、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患者及孕妇;
②处于经期患者;
③高敏体质及皮肤病患者;
④需要敷贴的部位皮肤有破损或有皮疹;
⑤严重的荨麻疹患者;
⑥有热象的患者及不符合以上疾病辨证类型的患者;
⑦患有严重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者。
注意事项
在三伏天同样也要在饮食、生活上有所克制,坚持不懈,方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1、改善体质
如果你是先天体质性的宫寒,就应该多吃补气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枣、花生,让先天的不足由后天的高能量来补足。中医有“动则生阳”之说,即运动可以改善体质,体质偏虚者,可加强体质锻炼,以增强正气。平时可以坚持快步走,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
2、注意饮食
少吃生冷食物,尤其经期忌食生冷。吃东西的时候,要先吃热的,后吃冷的。在饮食上分寒热。除了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之外,有很多食品,虽然在常温下食用,但它的本质却是寒性的,例如西瓜、梨、绿豆、冰糖、苦瓜等,要分季节、适可而食;养成习惯,餐前可以喝一杯姜茶(一片姜,以开水冲泡,趁热喝下),它可以主动化解寒凉食物或是凉性食物中的寒气。
3、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少吹空调,长时间在24℃以下办公环境下,女性的肩颈部、腰部以及关节都受到寒凉的侵袭,寒气直通女性柔弱的身体,容易形成“宫寒”。夏天不要坐在有寒气的平面上,例如地面、石面或铁面椅子上,因为这些地方寒气重。受寒后要及时补救,给自己煎一碗驱寒汤,材料是红糖2汤匙、生姜7片,水煎10min即可,饮用1-2次就可以驱走寒气。
4、修身养性,不要动怒
压力过大、脾气火爆易怒,容易损伤体内阳气,导致“宫寒”。另外,尤其要避免不要熬夜,晚上23点到午夜1点,也就是子时,是人体阴阳交接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一天中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时候。《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所以,这个时候是睡眠的最好时间,继续熬夜就会耗损人体的阳气,易致阳气不足。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版权所有 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通 苏ICP备20018326号